主人公:哈嘉煌,男,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民警,三級警員。
一
很多年過去了,這件事始終如刺一般,哽在哈嘉煌心里。
每次念起,他都會想:別人都說“不相信愛情”,自己大概是“不相信人心了”。
二
時間拉回到2005年3月,周五,天氣還比較冷。一個小姑娘,才12歲,從江西來深圳玩,結果最后沒錢買車票回家,于是到附近派出所找民警求助。
當天正好是哈嘉煌值班。
幫助群眾義不容辭,更何況看著小姑娘凍得抖抖索索的樣子,哈嘉煌馬上就想辦法幫她聯系家人。
那時候,通訊沒有現在發達,更別說網絡支付。哈嘉煌拿出一張紙,把自己的銀行卡賬號寫上去,然后帶著小姑娘給她家里打電話。
三
電話那邊估計是村里的某個小賣部,就聽那邊說:等會兒,我去叫人。
等了好半天,終于等來了小姑娘的父親。電話那邊不問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對著小姑娘就是一頓臭罵。罵得差不多了,才記起來問女兒在哪里,讓趕緊回家。
小姑娘說需要家里給錢,然后把哈嘉煌的賬號報了一遍。
電話那頭猶豫,去銀行還有挺長一段路,加上接近下午4點,銀行也快下班了,有可能轉不了錢。不過,小姑娘的父親并沒有把話說死,撂下一句“你們等我,我去銀行試試看”,掛斷了電話。
四
兩人就守在值班室的電話機旁。哈嘉煌手頭一堆的事情要處理,偶爾抬頭看一眼,會發現小姑娘咬著右手的指甲,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心想:小小年紀就敢自己一個人跑出來,真是不懂事啊。
五
等了足足45分鐘,沒有回音。
因為之前給長途車站打過電話,知道最后一班發往江西的汽車是傍晚5點10分。就要錯過了。怎么辦?
哈嘉煌嘆了口氣,站起身,出門發動警車。看著小姑娘晃啊晃磨磨蹭蹭上了警車,哈嘉煌有些著急:快點兒啊,再磨蹭就來不及回家啦。
送到汽車站。眼看著發車時間就要到了,哈嘉煌打開錢包,看著里面寥寥幾張,抽出了100塊錢,想了想,又加了100,買完車票,剩下的錢都塞給小姑娘,讓她路上一定要小心。他覺得雖然女孩有種種的不對,但畢竟年紀還小,天又冷,能幫一把就幫一把。
哈嘉煌跟小姑娘說:咱倆留個QQ號。回到家,你就給我發個留言。你有我銀行賬號,回了家再讓你爸爸把錢匯給我吧。
六
沒有什么不舍,小姑娘甚至都沒說聲謝謝,轉身踏上了回家的車。
七
過了一個禮拜,哈嘉煌既沒有收到小姑娘安全回家的QQ留言,也沒有收到轉賬,杳無音訊一般。于是他在QQ上問小姑娘有沒有回到家。對方說,第二天就已經到家。
哈嘉煌問:你既已平安到家,怎么也不發個信息?況且欠的200元錢也該還了。
小姑娘反問:警察不就應該是為人民服務的嗎?你就應該出這個錢啊。
哈嘉煌有些生氣,批評了她一句:做人應有基本的誠信!
小姑娘回:沒錢,還不了。
八
那時候,哈嘉煌剛剛參加工作不久。作為一名剛入職的民警,第一次幫助群眾,滿腔熱情給別人墊錢。怎么就遇上這么一個人呢?
他當時的年紀也不大,從小到大也是被父母呵護著的。剛剛踏入社會,遇到這件事,雖說錢并不多,但心里就是覺得郁悶,像被騙了一樣,如鯁在喉。
哈嘉煌用力敲著鍵盤,在QQ上留下一段話:你現在這么小,就開始這樣不講理,我都很難想象你長大以后會怎么樣。千萬不要學壞!我很生氣,希望你好自為之。
然后,就把小姑娘的QQ拉黑了。
九
14年后,2019年2月22日。
早已很少用QQ的哈嘉煌,突然收到一條手機提示短信,說有一封新的QQ郵件。以為是垃圾郵件的他順手打開了QQ,卻一下子被郵件內容吸引:
?
小姑娘把地點記錯了,并不是東莞,實際上應該是深圳龍崗。
十
哈嘉煌加了曾欣的微信。對方很快通過,并轉了201塊錢。轉賬留言:向警察叔叔致敬。
然后說:當年很不好意思,1塊錢當手續費吧。
?
哈嘉煌點擊收款的那一瞬間,心里感慨萬千。他回道:虧你還記得我的QQ號。感謝你,讓我知道我的好心沒有被辜負。
曾欣問:這么多年過去了,沒少罵我吧?我那會兒太小了,轉眼就忘了這事,有時候跟朋友聊起以前的經歷,你幫助我的事情就歷歷在目,真是愧對你了。
哈嘉煌答:工作十幾年,經常碰到給求助群眾墊錢的情況,然后就會想起第一次給你墊錢,罵你倒是沒有,只是不怎么信好人有好報了,不過現在,我又信了。
十一
那天,哈嘉煌發了一條朋友圈:
?
這條朋友圈,收到了上百個贊。很多時候,我們都忙著低頭走路。遇到失落、彷徨、生氣、憤懣,覺得生活不易。但也總有那么一刻,某個角落會出現一道光,把我們的生活照亮,讓我們感到無限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