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灣平安生態園區基層治理團隊合影。
深圳灣服務中心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警務服務。
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位于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南區,是南山深圳灣的核心地帶,也是開放、高端的大型綜合園區,作為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與未來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集聚區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這里匯聚了多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總部和研發基地,也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培育和孵化基地。
園區地理環境優越,呈現“三多、兩高”的特點:即公司企業多、人流車流多、業態元素多,區域定位高、人員素質高。針對這些情況,為深入推進平安園區建設,南山公安分局根據市公安局“基礎夯實年、科技應用年、改革攻堅年”以及區委區政府“智慧南山”建設的總體部署,按照“傳統+科技”“線上+線下”“警隊+企業”“服務+綜治”的工作思路,全力開展平安園區建設,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綜合治理團隊也應運而生。
智能化園區 立體化治安防控?
2018年5月12日,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正式建成并開放,園區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總建筑規模約187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入駐企業598家,商鋪86家,公寓住宅632戶,銀行網點8家,黨政機關服務大廳4家。
“如此多的企業、商戶和住宅,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無法與園區相匹配,因此當時市公安局、區委區政府對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的治安管理工作非常重視。”作為團隊創始成員之一的南山公安分局治安管理科民警孟威,從園區建設成立之前,便一直參與園區治安管理框架的搭建和完善。
孟威介紹,當時園區的整體管理面臨著多個難題,這也成為了南山公安分局建設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綜合治理團隊之后必須解決的首要挑戰。“公司企業密集帶來的企業糾紛,員工多帶來的網絡詐騙案高發,人流車流密集帶來的日常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壓力,開放管理與多元化業態帶來的隱患排查與信息采集問題以及企業與居民的服務需求等,這些都是我們團隊必須努力攻堅克服的難點問題。”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南山公安分局根據市公安局和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將平安園區納入總體規劃,依托科技圍合實現時時采集、處處留痕的智能化園區。目前,深圳灣平安生態園區共建成投入使用視頻門禁系統14套、智能識別系統78套、鷹眼球機高清探頭2套,日均采集人員信息5.2萬條、車牌信息1.1萬條。
“我們在園區上、下班高峰期不間斷巡邏,并且通過警務系統+視頻網絡結合的方式,將全區信息整合。一旦有被布控人員進入園區,我們的系統和數據庫會自動識別并亮燈提醒,我們在后臺就能清晰掌握園區動態。”孟威介紹,團隊依托人臉識別裝置,全面掌握進入園區人員基本情況,實現空間區域化管控;流動層,在人流密集以及敏感區域,依托高清探頭及智能識別,實現重點區域重點防范、人車物軌跡全覆蓋;樓宇層,依托視頻門禁系統,對進入園區各樓宇的人員進行實時數據采集,實現對可疑人員甄別預警。
同時,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綜合治理團隊基于“智慧南山”統籌規劃,按照“一體化”集約共享的建設原則,在園區警務室專門建立平安園區聯勤聯動指揮平臺,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支撐,與現代化園區管理理念相融合,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實現業務協調,聯勤聯動、信息共享,充分發揮信息資源應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們團隊和多個部門一起,針對園區特點,制定了聯合工作機制,特別是針對以前非常難聚合的各物業公司,我們和街道共同建立了物業協會。”孟威表示,以往園區里的物業公司各自負責相關區域,容易產生矛盾,但自從成立物業協會后,園區98家物業公司真正聯合起來,與警務室共同開展治安管理工作,真正實現了群防群治。
據統計,自2018年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建立以來,園區實現110警情、勞資糾紛“雙下降”,打擊、服務、管理“三提升”的效果,開創了“以服務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防護為手段,以平安為目標”的治理新格局。
動態監管快速處置 深入基層提升服務?
對于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綜合治理,除了治安管理手段的增強,團隊更從企業入手,以平安園區聯勤聯動指揮平臺為載體,依托社區警務APP及深融平臺,將互聯網金融風險企業及人員錄入系統,通過信息研判,對已經入駐園區可能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滾動式采集、及時梳理更新,加大日常監管和審核力度,全力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
“我是社區警務工作出身,一開始接手園區仍然覺得棘手,都是寫字樓,企業眾多,這和普通社區的治安防控不一樣,我們要更多關注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類案件的防范。”南山公安分局高新派出所社區民警陳衡雖然加入團隊時間不長,但對于深圳灣智慧平安園區的情況卻已經心中有數,他在工作中加強學習并不斷創新,將反詐防范宣傳工作在園區企業內全面鋪開,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陳衡回憶,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今年3月18日晚上8時30分左右,他和同事通過反詐中心的信息推送獲知在園區某企業一名女子不斷被冒充公檢法人員的詐騙電話騷擾,陳衡和同事立即聯系上該女子,發現其正要將自己賬戶內的錢轉給詐騙分子。“我們通過長時間勸說終于讓她相信自己是遇到詐騙了。事后她對我們非常感謝,并且邀請我們之后經常到其所在企業為她身邊的領導、同事宣傳反詐知識。”陳衡表示,通過這件事情,更堅定了他深入園區各企業,向企業員工進行反詐宣傳教育的信念。
而對同樣經常要與群眾直接打交道的團隊成員林琳來說,如何深入與群眾溝通交流,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她體會很深。作為南山公安分局深圳灣服務中心的民警,林琳每天都要面對許多來自園區內外辦理各類公安業務的市民和企業員工。
“我們在深圳灣服務中心設置了24小時自助區,融合戶政、出入境、交警業務的多功能警務自助服務平臺、身份證自助領證機、自助照相機等設備,法定節假日不辦公的時候,24小時全天候不掉線自助服務。”林琳介紹,同時,中心還提供在線申報、在線預受理、在線預約、在線查詢等線上服務,真正實現了“線上預受理、線下一次辦結”,為廣大辦事群眾減少辦理業務的出行次數,節約辦事成本。
勤奮好學 團隊成員不忘初心?
“我們團隊成員都是從各自不同的崗位走到一起,在這里,除了工作還要重新學習,對于很多專業知識我們還需要不斷‘充電’。”團隊老大哥孟威總是告訴成員,只有千方百計為園區企業著想,實實在在為員工服務,才能獲得大家的信任,基層治理工作才算落到實處。
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團隊新人社區巡防隊員黎新遠年紀小,但刻苦勤奮的心卻一刻沒停過。“孟威、陳衡他們已經是經驗豐富的前輩了,依然不抱怨,從頭學習,我就更沒有理由止步不前。”他一直跟隨團隊成員孟威、陳衡,腳踏實地鉆研園區的治安管理工作。
在這個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的年輕團隊里,成員們團結一心,面對園區綜合治理工作不斷完善過程中的困難從不放棄。“我覺得這就是團隊的力量,大家都很積極,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基層扎根。”林琳感慨地說。
“未來,我們的團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園區的基層治理工作任重道遠,但我相信我們能不懼困難,勇往直前,將警務工作不斷在園區內創新、拓展。”孟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