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購物陷阱頻出,這兩類新騙局已連襲多人!這是怎么回事呢?
信息來源: 深圳市公安局
發布日期:2025-08-20
近期,多地接連發生新型網購詐騙案件!騙子瞄準“直播間購物”熱潮,精心編織“退貨理賠“貨不對板”陷阱,兩名市民損失近8.5萬元! ”、
深圳反詐中心剖析騙局,請務必提高警惕,轉發擴散!
【真實案例一】假“理賠”!69歲楊女士被騙4萬元!
陷阱開啟: 在微信直播間購買洗發水后,接到“蘭州客服”電話,謊稱商品損壞需理賠。
精準操控: 添加QQ好友,以“辦理賠付”為名索要身份證、銀行卡信息,要求開啟手機遠程控制!
致命轉賬: 騙子謊稱已轉350元“理賠金”(實際未到賬),誘導操作手機銀行,分多筆向境外賬戶轉賬40000元!察覺賬戶異常報警,為時已晚。
【真實案例二】貨不對板!40歲劉女士被騙4.5萬!
陷阱開啟:在抖音店鋪購抱枕,收貨竟是驅蚊器!聯系客服后,被誘導添加微信“xxx服務號”。
涉詐APP登場:客服發鏈接,要求下載不明APP并注冊。
“廣告任務”陷阱:APP內“專員”引導注冊“廣告聯盟”、充值、投放“廣告幣”。提現時,騙子以“操作失誤凍結通道”為由,索要7萬元“解凍費”!最終共損失45000元!
【詐騙套路拆解】
蓄意撒網:非法獲取直播間等購物信息。或主動寄送“錯誤商品”制造接觸點。
偽造身份:冒充平臺客服、快遞理賠、商家售后。利用“商品損壞/丟失理賠”、“退貨退款”、“發錯貨賠償”話術。
誘導脫離平臺:引導使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溝通。要求下載來源不明的涉詐APP。
終極收割:“理賠/退款”型:索要敏感信息、誘導屏幕共享/遠程控制、謊稱“退款過多需返還”、誘導向“安全賬戶”或境外賬戶轉賬。
“任務解凍”型: 在涉詐APP內以“操作廣告聯盟”、“刷單”等誘導充值,再以“操作失誤”、“需繳解凍金”阻止提現,要求繼續轉賬直至榨干。
【警方提醒】 防騙要點:四“不”一“打”!
不脫離官方! 理賠退款只認原平臺操作,拒加陌生微信/QQ,拒下不明APP!不接可疑電!“00”或“+”開頭的“客服理賠”電話,立即掛斷!不交信息權限! 不透露銀行卡密碼、驗證碼!打死不開啟遠程控制!不轉賬充值! 凡要求向陌生賬戶(尤其境外)轉賬或充值做任務,都是詐騙!遇疑速撥打! 立即掛斷可疑來電,第一時間撥打96110咨詢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