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股老師”的誘惑之網:投資者為何紛紛深陷其中?
信息來源: 深圳市公安局
發布日期:2024-12-20
【真實案例】近期股市開始回暖,讓社交平臺上掀起了一股“薦股熱”。“薦股老師”開始推薦“優質股票”,不少投資者受到高收益的誘惑,忽略了背后的風險。最近,孫先生在直播平臺上偶遇一名“炒股專家”,按直播內要求關注公眾號,公眾號推文里有實時股票推薦,文章留言紛紛感謝“炒股專家”在微信群里分享指導,讓自己投資成功。事主被留言所吸引,主動與“炒股專家”取得了聯系。對方承諾,只要他按照提示在指定的APP上進行操作,就能確保盈利。事主信以為真,通過對方發送的鏈接下載了APP開始投資。初期,事主的小額投資獲得了可觀的收益,并且能夠成功提現,但是加大了投資力度后,平臺卻顯示因事主操作失誤無法提現,事主這才意識到上當受騙,選擇報警。
【手法剖析】詐騙分子鼓吹自己是“炒股專家”,營造自己擁有專業的投資知識,能穩賺不賠,誘騙群眾信以為真。以高盈利為誘餌,吸引投資人到偽造的虛假投資平臺進行投資,且為提高投資人的信任,會讓投資人嘗到高收益的甜頭,之后讓投資人加大投資,但這些交易及投資平臺均為偽造。待事主想要提現時,就可能出現“系統升級”“系統崩潰”“無法提現”等情況。
【警方提醒】不法分子打著炒股交流、名師指點等幌子,誘導群眾加入投資群,同時為了進一步降低股民心理防備,詐騙分子會組織“水軍”發表盈利言論,擾亂交易者判斷,進而實施詐騙。
虛假投資平臺大多會要求受害人,將資金轉到指定的個人賬戶,或非當前投資平臺的對公賬戶。而正規的交易平臺,只能轉賬到開設的專用對公賬戶。同時,購買理財產品時,必須簽訂投資協議,資金將設置自動劃扣。如果對方要求只能轉賬到個人賬戶,或要求轉賬的對公賬戶與平臺名稱不符的,那么極有可能是虛假投資理財的“黑平臺”。
不要被所謂的高回報誘惑,因為金融類APP在手機應用商城的上架審核十分嚴格,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APP無法通過正規途徑,在應用市場上架,詐騙分子只能通過創建網址鏈接、發送安裝包或掃描二維碼的方式,讓群眾下載安裝虛假APP或進入虛假網站。
若有關于電信詐騙相關問題,請撥打反詐熱線96110進行咨詢,由專業人員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