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冒充公檢法類詐騙?將此案例告訴年邁的父母
信息來源: 深圳市公安局
發布日期:2024-05-09
【情況通報】2024年4月20日,深圳市反詐騙中心接到電話詐騙預警“一名80歲老人可能正在被騙”,便迅速組織社區民警上門勸阻。經核實,2024年4月7日下午,該老人在家中接到一通自稱“深圳市網絡中心”的電話,對方稱其身份證在三亞開通了一個手機卡,涉嫌發送一萬多條惡意信息,要查封其名下所有手機卡。隨后,電話被轉接到“三亞市公安局”,老人被要求要嚴格保密,不能和當地公安和家人聯系。老人對上述詐騙行為毫無察覺,深信不疑。接下來的一周內,老人按照對方指引下載“RayLink”APP接受調查,每天向騙子報備3次。在騙子的誘導下,老人將名下保險金全部提取到老人名下的一張興業銀行卡內。騙子通過“RayLink”APP遠程遙控制老人手機,偷偷將老人興業銀行卡內所有金額轉走。直到4月20日10時許,民警上門勸阻時,老人才意識到被騙。目前,深圳市反詐騙中心已對相關涉案賬戶進行緊急止付。
【手法分析】近期接連發生多起70歲以上老人被電話詐騙情況,深圳市反詐騙中心總結出一些共同特征。上述電話騙局之所以成為老年人被騙的“頭號殺手”尤其是70歲以上的老人。因為他們日漸年邁,反應、心智越來越不如以前,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更是了解甚少。所以,他們更容易被電話詐騙分子盯上大量案件表明,大部分受害人不與子女一同居住,此類電話騙局往往持續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不被發現直到警方上門,受害人才恍然大悟,但往往為時已晚。
什么是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是指騙子通過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國家執法、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打電話給受害人,聲稱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涉嫌各類犯罪,要求配合執法、司法機關工作,進而誘騙受害人將錢財轉到嫌疑人提供的“安全賬戶”接受“審查”。
【警方提醒】
1、接到陌生電話要警惕。接到網絡中心、公安局、電話公司等任何機構、公司聲稱涉嫌違法犯罪,請不要慌張,第一時間告訴家人、朋友,尋求幫助。
2、00或+開頭的號碼都是國外(境外)通訊號碼(見下圖)。中國政府部門、國內公司不會使用這類號碼打電話、發短信。
3、公安機關絕對不會通過電話辦案,不要相信騙子安裝協助辦案的工作軟件。
4、如需調查會通知當事人到執法場所,出示證件、辦理手續后進行詢問。
5、凡是不見面、不履行相關手續就要求當事人轉賬匯款的,都是騙子,請老人們拒絕,你們絕不會因為“拒絕調查”就被凍結所有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