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毛片,久久亚洲国产高清,免费1级a做爰片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便民互動 > 業務知識庫 > 刑警

警惕!這類犯罪正在瞄準未成年人!該如何防范呢?

信息來源: 深圳市公安局

發布日期:2024-03-20

  未成年人在網上瀏覽時間越來越長,騙子利用未成年人社會經驗不足,識騙能力較弱,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詐騙,誘騙未成年人上當受騙,不僅給家庭造成經濟損失,更是對未成年人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我市已有多名未成年人被騙請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典型案例】不久前,我市11歲的居民小柳,在使用快手軟件時收到一條私聊,對方稱“自己是公安機關辦案民警,小柳涉嫌傷害他人,需要向對方賠償8萬余元。”小柳開始并未相信對方,但對方向小柳出示了偽造的警官證,小柳出于害怕且識騙能力較差,相信了騙子。首先,騙子先讓小柳去拿一臺家長使用的手機,找一個獨立房間,使用自己手機上的快手軟件和對方進行視頻通話,恐嚇小柳整個過程要保密,家長問起來就以各種理由搪塞,并恐嚇小柳絕對不要掛掉視頻通話。之后,對方讓小柳在保持視頻通話的同時將攝像頭對準家長的手機的屏幕保持不動。(方便騙子能查看家長手機的屏幕)而后,騙子指示小柳打開家長手機內的短信中的通知信息,進行瀏覽銀行短信查看余額,接著指示小柳打開了支付寶,發現支付寶內綁有已知余額的銀行卡。

  最后,騙子指示小柳打開支付寶內的紅包功能,以發紅包的形式進行轉賬。由于紅包只需要掃碼即可領取。(騙子無需輸入任何銀行賬號,錢就到了自己的支付寶)共計被騙錢款26000余元。

  【詐騙手法】第一步:進行篩選,取得聯系。詐騙分子事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手機使用人信息,發現系未成年人使用,便通過社交軟件與被害人取得聯系。

  第二步:恐嚇、威脅。騙子利用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且膽小的心理,自稱是“公檢法”的工作人員,用“拘留”“坐牢”“涉嫌違法犯罪”等用詞進行恐嚇、威脅,讓受害人產生恐懼心理。

  第三步:目標指向家長的手機。騙子會詢問未成年人身邊是否有家長,且拿到家長手機后確保手機內有錢款后,讓孩子進行操作。

  第四步:視頻通話或遠程操作。騙子會全程讓孩子使用一部手機開啟視頻通話,然后用開啟視頻的手機全程超控孩子使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或者指導孩子在家長手機下載遠程操作軟件,遠程控制家長手機。

  【警方提醒】

  1、多陪伴孩子,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定期給孩子普及防騙知識。

  2、手機密碼設置相對安全性高的支付密碼,開通免密支付要謹慎。同時,要關注孩子的賬戶的余額。

  3、生活中要多與孩子溝通,教育孩子不要輕信陌生人,更不要隨意添加好友。遇到自己無法辨別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家長,并及時報案。

相關附件:
  分享到 :